广州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
广州翻译公司 深圳翻译公司 新译通翻译公司 上海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 深圳翻译 广州翻译 繁体翻译

  专业翻译
  翻译服务
  翻译语种
  翻译报价
  品质保证
  支付方式
  客户须知
  翻译流程
  特色服务
  成功案例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翻译博客
翻译领域
翻译领域:建筑翻译 标书翻译 俄语翻译 汽车翻译 机械翻译 合同翻译 金融翻译 证件翻译 化工翻译
翻译语种

翻译语种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法语翻译 俄语翻译 德语翻译   韩语翻译 西班牙语翻译 意大利语翻译 其它小语种的翻译

 

 

 

新译通翻译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持
    

新译通专业翻译公司 上海翻译公司  北京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翻译公司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从中文书名的英译谈起

 
 
从中文书名的英译谈起
外文出版社使用18种文字,每年出版500至700种图书。其中英文图书100多种。把一份中文稿件译成外文,再制成一本完整的书,工序繁杂,要求很多。仅就如何翻译好一本书的书名、介绍文字等谈谈外文出版社的常见做法,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一、书名的翻译
  据了解,在出书生产环节上,英美发达国家的出版社在封面上花的工夫极大。一个书名往往在全书定稿之后仍然迟迟确定不下来,可见书名的重要性。确实,翻译一本书,翻好书名是关键的一环。
  放在我们翻译人员面前的通常是已经确定了的中文书名(文学著作不属此处讨论的范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把书名译成符合英文读者习惯,容易引起他们对一本书兴趣的英文书名。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首先要求译者对全书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为自己开辟出翻译书名的活动余地。其次,要注意下面几点:
  l、要抓住中文书名的核心内容,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外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薛暮桥的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的内容就是把中国的社会之义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课题来探讨,有理论,有实例,有数据,并非只讲有问题的方面。英文书名定为China's Socialist Economy省去了"问题研究",从而既醒目,又使该书享有其应有的权威性。
  即使一些权威性很强的中文学术专著,其书名也往往含有"初探"、"简介"等字眼。中国每年出版几万种中文书,能译成外文的一定是同类书中价值较高者。这些字眼是可以去掉的。
  1987年出版的邓小平同志所著《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这类书中另一个例子。最初,曾考虑把书名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续编)》(因在此之前,于1984年出版过同名的小册子。)这种口号式的书名不能一目了然地点出一本书的核心内容,起不到帮助读者抓住主题的作用。后来,决定英文书名为
Fundamental Issues in Present-day China.
  《齐白石画集》是我国用外文出版的第一本齐白石作品的高档画册,收集了1883年至他1975年去世70多年间的精品,其中不少是第一次发表,其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然而,齐白石毕竟是去世多年的一位中国国画画家,西方对他了解不多。因此,更需要书名能帮助潜在的读者了解齐白石其人其事。如果仅仅把中文书名译为 Selected Paintings of Qi Bashi,很难让人知道这位画家的特点;且不说他的姓名令外国人难以发音。英文书名采用了齐白石对自己作品的概括性的评价:"似与不似中间"这句话,把书名主标题定为 Likeness and Unlikeness,副标题才是Selected Paintings of Qi Baishi。
  又适当增加文字,使英文书名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在很多情况下,中文书名几个字就准确地介绍了一本书的主题。但直译给外国读者,往往使他们产生一种深奥莫测;不知所云的感觉,也就很难使读者在浩瀚的书海中对这本书表示出特别的兴趣。反之,加上几个字,有时甚至不惜几行字,会使一本书的主题明了,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简单的例子有《徐悲鸿的生》,译为Xu Beihong-Life of a Master painter.
  外文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人英文书名主标题为 Years of Trial, Turmoil and Triumph,副标题为China from 1949 to 1988,这个书名距离《简史》这一中文书名稍远了一些,但没有违背新中国40年历史这一主题。利用主标题突出了4O年各个阶段的特点,通过副标题对本书的时间跨度作了说明。
  《中国海关秘档》一书共四卷,长达360万字,主要内容是1874年至19O7年之间占据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要职的英国人赫德与其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之间的信件和电报往来,是了解西方列强控制中国以及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一部重要参考书。美国的费正清教授曾得到1000多封信件,于1972年出版了主标题为Inspector-General in Peking的两卷本。我们这一套比费正清的一套多三分之二的内容,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如果直译中文书名,很难让人搞清这是一部关于哪个时代的中国海关的什么机密档案。故英文书名主标题译为 Archives of China's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通过 imperial一字说明这是历史资料),副标题为 Confidenti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Hart and J.D.Campbell1874--1907。这样使该书的内容一清二楚。
  在中国,彭德怀元帅可谓有口皆碑,但西方人对他知之甚少。因此,《彭德怀自述》这个书名绝对不可简单照译。经过反复推敲并吸收了外国书名的特点,英文书名定为Memoirs of A Chinese Marshal--A Cultural revolution "Confession" by Marshal Peng Dehuai(1898-1974), Covering his Career from Services in China's Warlord Armies to Command of the Chinese Peoples's Volunteers in Korea。所谓自述,实际上是"文革"期间被边写的'交代材料"。对此,书名作了解释,以期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书名还点出他曾在军阀队伍中从军,又曾在朝鲜与美国人作战。虽然这两点未能最全面地表现他的戎马一生,但是最容易引起西方英文读者注意的内容包括进来了。作为书名,显得过长了一些,但却比较清晰并仍然不失简练地告诉了读者这本书的主题内容。
  3、不顾英文阅读习惯,直译中文书名,必然失败。在这一方面,实例也很多。比如:《陈毅与赣粤边根据地人翻译为Chen Yi and the Jiangxi-Guangdong Base Area, 人名加地名六个汉语拼音堆在一起,怎么能指望一般外国读者知其所以然!
  又如,《中国大足石窟》译为 Dazu Grottoes.《永乐宫壁画》译为 The Yongle Palace Murals。译文完全没有反映出两地在文化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及其特色,就连是属于中国的这一点也没反映出来。
  为了帮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学会使用中文字典,曾出版了一本名为《笔形编码查字》的工具书。英文书名译为 The Stroke Encoding of Dictionary Consultation。不要说外国人,就连中国人看了这个书名也未必猜得出这是一本讲什么内容的书。
  二、"序言"和"内容介绍"翻译过程中的适当加工
  纵览中文书里的序言或前言,作者的话,编者的话等等,若不是作者(或编者--下同)本人执笔,而由他人作序,往往写的都是赞美推崇之言,称赞作者的智慧;勇气,毅力,水平等等。但著作者本人所为,往往有这样一两句话:"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谬误,敬请指正。"'尚属草创,时间又仓促,疏漏~定很多,还待继续提高和充实,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中文书中,写上这样几句话,既能表示作者自己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地暗示本人作品并非一定是某一领域里学术研究的顶峰,很可能天外有天。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话让人更加尊重作者。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之差别;把这种纯中国式的语言翻译成英文,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尽管西方出版的图书中谬误也极多,但作者不会自己公书的前面先承认这一点。因为,按照他们的习惯和逻辑,如果作者或出版者承认其出版物有问题,读者就会说,既然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又明知自己的作品"谬误难免"还要出版,岂不是有意误人子弟吗?为什么不先提高一下水平,自己剔除谬误再来发表呢?如果真是"时间仓促",为什么不另做安排,从容不迫地端出一部成熟的作品呢?若是一般学术论文尚且说得过去,但教材不能允许作者保留"错误或不妥之地"至于医学专著,需要百分之百的准确,绝不能允许作者埋没"错误和不妥之处",否则,要治死人的。
  根据外国读者的鉴赏心理,外文出版社对序言中的这类文字都作了不同方式的处理。如《十四经穴》这是一本教授针灸学的大型教科书,其作者也是权威人士、但他在"编写说明"中写到: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缺点在所难免"英文版在出书时索性取消了"编写说明",另请别人写序。
  当然,也不能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就完全不向读者作出实事求是的交代,甚至自我吹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一书"编者的话"讲到"本书是迄今出版的篇幅最多的对外关系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指出"限于资料来源和编者水平,本书难免有遗漏之处,尚希读者指正。'后一句话译为…the Chronicle is liable to mistakes or omissions.We welcome suggestions and criticisms"果然,书出版后,有两个外国驻华使馆来信来电话指出该书漏掉了这两个国家与中国交往中的两件大事。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出这样一本涉及中外关系的书,出现了遗漏,是个较为严重的事故。但仅就"编者的话"而言,至少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
  如何既回避使用中国式的,外国人听起来过于谦恭的词语,又能表达作者真诚欢迎学者之间共同探讨。提高著作水平的愿望,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呢?外文出版社的《中国考古词汇》一书处理得较好。在该书"编者的话"一节里、中文说"我们水平有限,这本词汇只是一个初步尝试,缺点和错误之处,敬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英文很简单: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ill be gratefully received。这本书于1982年编写完毕。虽然编者称之为是"初步尝试",实际上,应该说是有意义的创举,因为它填补了一个空白。至今尚没有能取代这部小词典的作品问世。若在译中文,很可能降低它在外国读者眼里的权威性。现在这种翻法既表达了编者的中国学者的风度,又符合英文阅读习惯。
  三、一些词汇的解释性的增译
  最近几年,中文作者和编辑比过去较为注意对有关中国的介绍增加一些解释性的词汇;但完全属于中国特有,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词汇依然充斥前言,内容介绍和作者小传之中,更不要说正文了。
  1.对我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或政治运动适当加以解释极为重要。有一本介绍中国法律建设的图书的内容简介一评开头就说: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对中国多少有些了解的外国人可能知道我国在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对三中全会决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决策就不一定清楚了。因此,翻译在译这句话时增加了几个字。整个句子是这样的: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building a sound socialist legal system formulated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have, since 1979, enacted many important laws.这样,人家就会知道三中全会与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之间的联系了。
  2、有很多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字词或短语,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有时甚至会产生误会。《中国人名大词典》中人物的简历基本都以新中国的建立划线,把一个人的经历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几乎每条释文都有"建国以来"。或"建国后"的字眼。又如《中国针灸大词典》这么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辞书的中文稿里,"抗战期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样一些对于外国人来说时间概念含糊不清的词汇也常常出现。出现这类情况,外文出版社一般都要求译者首先选用比较清晰易懂的词汇,并且最好在首次出现时加上时间。如把"建国以来"译为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抗战期间"当然要译为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每本书都少不了对作者的介绍,而职称的翻译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企、事业单位中都有一批属于经济师系列的人员,如事业单位的人事干部,一些机关团体里的外事干部,外贸系统的工作人员,工矿企业里的劳资料成员都属经济师系列。把这些单位的经济师译为economist很不合适。在通常情况下,人事干部不是专门学习经济学的毕业生,怎么可能称作是economist?一个工厂里的劳资科长也不一定就是经济专家。仅就经济师而言,外文出版社研究过多次,也征求过兄弟单位同行们的意见,始终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译法。在无法找到相应的英文词汇的情况下,只好先想办法把经济师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解释一下。目前,采用officer of economic administration的说法。虽然很难十分准确地反映整个经济师系列的全部工作含义(因为这个系列包括的面太广),而且译文太长,但至少可以反映劳资人员,外贸人员和人事干部的主要工作的性质。
  以上是这一类问题中最简单的几个例子。这种完全是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起来既难又不讨好。同时,又是中译英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希望翻译界能找出一种有效的协作方式,及时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关闭窗口 - 打印本页    
 

 

 

 
广州翻译公司 深圳翻译公司

 

 

联系方式(请点击各地公司就近垂询)

中国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长沙 武汉 重庆 成都

 

 

上海翻译公司电话: +86 133911061881 北京翻译公司电话: +86 13683016996    成都翻译公司电话:+86 13564516881              

重庆翻译公司电话:+86 13760168871       广州翻译公司电话: +86 13391106188    深圳翻译公司电话:+86 13760168871